尊敬的王書記、韓院長,各位領導、評委、來賓,各位參賽教師,大家上午好!
首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建筑施工類課程信息化技能競賽,在各方密切合作,精心安排下,經過專業技能操作賽項、信息化實訓教學設計賽項兩個階段的比賽,已于昨天圓滿結束了。
首先,我代表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本次比賽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在本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表示祝賀。
一、 這次比賽的成功舉辦非常有意義
第一,它既是一個試點,也是一個起步,它為建筑行業其他專業課程信息化技能競賽的舉辦做了一個樣板。對未來建筑行業多個專業舉辦課程信息化技能競賽提供了可參考的比賽模式和組織機制。
第二,本次比賽有26所學校,49位參賽教師參加,雖然規模不大,但大賽的引領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通過備賽和參賽,參賽教師從不知道到知道,從不熟練到熟練,從單純軟件操作到信息化教學設計,雖然基礎各不相同,但每位參賽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三,伴隨教師對仿真軟件認識與操作能力的不斷提升,老師們對仿真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推動仿真軟件公司進一步補充、修改、完善軟件功能與軟件邏輯,做出覆蓋面更廣,操作性更強,與教學緊密融合、適應性更強的高階軟件。
二、本次比賽也進一步明確了仿真軟件對建筑施工課程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就建筑施工專業而言,仿真軟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必要的。沒有仿真軟件的支撐,很難將理論知識與操作過程有機結合。
第二,仿真軟件不能完全代替理論課,也不能完全代替實踐課,在理論與實踐之間,仿真軟件起到了非常好的橋梁銜接作用。它強化了在模擬操作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加重了對現場操作的引導作用。
第三,仿真軟件的熟練操作不是本次比賽的最終目的,還需要將圖片、視頻、動畫、仿真軟件等多種信息化手段有效融于教學過程中,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這個過程信息化教學設計非常重要。
三、通過比賽,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第一,參賽教師對比賽要求及相關概念的理解上有偏差。比如:對參賽教學單元的理解,對說課的理解,對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理解。
第二,在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應用上有差距。教學過程中建設了大量資源,有圖片、視頻、動畫、仿真軟件等,但這些資源在實際教學中是如何使用的,是否能夠合理、恰當地融合在教學過程中。破解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達成教學目標。這方面還是有差距。針對具體的教學單元,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第三,某些參賽作品的設計思路、媒體呈現方式、教學設計理念、教學策略選用等缺少創新,參賽教師普遍缺乏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個性化教學設計能力。
五、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培訓與學習,提高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融合應用能力。
第二,認真總結大賽成功經驗,特別是利用網絡異地評審經驗,擴大賽項數量,滿足廣大職業院校教師的參賽需求,提高廣大教師參賽積極性。
第三,不斷完善信息化教學大賽機制,探索大賽模式創新、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推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
第四,加強教學實踐的探索和科學研究
本次大賽的舉辦有許多經驗值得回顧和總結!我們希望今后舉辦的信息化教學大賽越辦越好!謝謝大家!
唐文晶
2015年1月18日